2025年6月6日下午14:30时,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丝路乐谈”第二十五期学术讲座《从管弦乐组曲“啊!青海湖”谈起——中国音乐作品写作的现代意识思维》,在艺术中心室内乐B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高永谋教授主讲,作曲系主任吴延主持。
高永谋教授主要围绕他创作于2015-16年的管弦乐组曲《啊!青海湖》的创作背景、美学观念和写作技术进行深入讲解,并对他在中国风格音乐作品写作中,对于现代意识思维观念的建立和技法运用进行探讨。
他从个人的创作美学观层面,阐释作品深层次的表达内涵与艺术品质。谈到自身美学观的形成,离不开他对三个艺术原则的坚守。其一,强烈的生活感受及丰富的生活阅历是音乐创作的牢固基石;其二,传统古典音乐及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音乐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其三,从“继承融合”到“创新发展”是作曲家们必须担当的历史责任。他将这些美学观念作为内在的精神要求和艺术标准,一点一滴渗透到对于创作技术的具体选择、把控、要求和运用当中。
高永谋教授还从“如何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创作”、“如何组织音高在纵横逻辑关系中的结构”、“如何运用不同音乐要素突破传统的创作观念”三个方面,对管弦乐组曲《啊!青海湖》的技术手法展开深入阐述。他兴致勃勃地为我们分享了很多他在青海采风过程中的趣闻趣事,讲解了作品中的音乐主题是如何以现代意识思维对《尕妹妹》《水红花》《坐上火车浪西宁》《下四川》等青海民歌进行提升化创造运用的。此外,为了能够让音乐在充分体现出民族风俗化的表现力基础上,又能够突破调性束缚而展现出更多当代音乐的音响特点,他还以十二音技术组织音乐横向与纵向的音高结构,尤其是在作品不同乐章不同结构中,对于四种不同音高结构的十二音音列富有理性逻辑和充满巧思的运用,更是让作曲系师生获得很多创作上的启发。
高永谋教授以作曲家的身份和视角,从作曲技术理论如何转化为音乐作品的应用角度,为年轻一代师生在音乐表现、音乐意境、音乐诠释、美学观念、创作技术、音乐风格、母语表达等方面,全面深入地上了一堂精彩的作曲课。他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更是让讲座现场反响热烈,掌声雷动!在座师生都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他的音乐作品和为人师表都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和尊重。
讲座最后,吴延代表作曲系师生向高永谋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高度评价了本次讲座对于作曲系学科建设发展、创作教学薪火相传优良传统的实际价值和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