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院系动态

寻根非遗·乐动三秦 —— 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宝鸡采风实践活动

发布者:马波发布时间:2025-05-15浏览次数:13


为深化传统音乐文化当代转化研究,以艺术创作赋能文化传承,59日至11日,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部分师生前往陕西宝鸡开展采风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为主线,涵盖了青铜器艺术、泥塑工艺、戏曲音乐、历史遗迹等多项文化体验。

青铜古韵·泥塑匠心

59日上午,采风团从西安音乐学院出发,驱车179公里抵达宝鸡市。首站参观了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馆内陈列的周秦时期青铜礼乐器令师生们叹为观止。通过实物与史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编钟的铸造工艺和铭文中的礼乐制度,探寻古代音乐与祭祀文化的深厚联系。



随后,师生们前往“中国泥塑第一村”——凤翔六营村。国家级非遗凤翔泥塑传承人胡全让的作品,以其憨态可掬、色彩绚丽的生肖造型,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现代魅力。师生们还观看了泥塑彩绘过程,亲身体验了“点土成金”的技艺,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温度。



最后,采风团探访了凤翔紫荆村屈家山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旧址,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


古调新声·文脉传承

10上午,采风团走进眉县非遗艺术的殿堂。首站聚焦西府道情,下河寨道情传承人展示了独有的剪板与三叉板技艺,其婉转拖腔刚柔并济,令人陶醉。第二站是眉县木偶戏,这一扎根民间百年的艺术瑰宝在郝口坡村传承人董玉文的操控下焕发新生。木偶戏棚内,《下河东》铿锵开演,木偶在艺人操控下栩栩如生,唱腔与提线节奏浑然一体,展现了“人偶共生”的美学。随后,师生们来到横渠镇风池村,欣赏了眉户戏《张连卖布》的经典演绎,曲牌《月调》《五更》串联成篇,旋律雅致,透着市井烟火气。学生们还亲手尝试操控木偶,感受“一线牵动万般情”的技艺精髓。




10日下午,作曲系师生前往横渠书院,感受北宋大儒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师生们驻足《东铭》《西铭》碑刻前,学习关学“天人合一”思想与非遗艺术中“技艺载道”精神的共鸣。


红色回响,乐以载道

11日,采风团来到扶眉战役纪念馆,通过珍贵文物与影像,回顾解放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激发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此次宝鸡之行,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从非遗技艺到红色记忆,从历史遗存到哲学思想,师生们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深化了对传统音乐与现代创作关系的思考。未来,这些采风成果将转化为音乐作品,助力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