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院系动态

“丝路乐谈’’系列学术讲座沙龙第十三期——浅谈五声调性素材的运用与处理

发布者:马波发布时间:2023-06-07浏览次数:11

2023524日,作曲系在号教学楼203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了“丝路乐谈”系列讲座第十三期。主讲人是我系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张蔓菁博士,讲座题目浅谈五声调性素材的运用与处理——《涉江采芙蓉》《纳木错》《鸟群降落在星形庭院》《之间枯荣》等作品为例”

张蔓菁老师主要以中国著名作曲家叶小纲、日本作曲家武满彻、以及自己的创作为例,将五声性调式素材在现当代音乐创作的运用与处理手法分为了八个要点。第一,“纵横两面采用五声性素材”。列举了武满彻《浪漫曲》悼文》,其音乐采用都节音阶融入纵横凸显东方文化第二,“远关系调的多个同种五声调式做纵横结合”。张老师结合了个人创作《白玛麦朵青衫薄》片段,将三个相差三度的羽调式做纵向结合获得了多调性的多层次效果;第三,“五声音阶为基础的音列设计”。武满彻《鸟群降落在星形庭院》为例,展示了其五声性音列的循环设计,得出的音列与和弦结构直接被作曲家运用于作品开篇。第四,“五声性调式横纵向构成远关系调性对峙”。叶小纲《纳木错》大量在纵横两面频繁改变调式调性,甚至在一小节片段中运用了呈二度关系的四种宫调系统。此外,在谈到自己本科时创作的《石鼓秘语》,是游览故宫时观看石鼓有感而发特意选用远关系调性的对峙突出不同调性的特点;第五,“四五度音程为基础的和声叠置”。通过解析叶小纲《大地之歌》、张蔓菁《草木皆春》、武满彻《雨树素描》等作品,展示了不同种类四五度音程联缀的魅力;第六,“五声性的分层和弦指的是在音乐的不同声部层次分别采用五声性和弦与大小调体系的和弦与七和弦等结构,以此达到中西结合的独特音响风格,其个人创作《白玛麦朵青衫薄》在结构点上就常采用了此种手法第七,“分层五声性和弦叠加十二音张老师谈到自己写作音乐的高潮时积累加厚和声推进音乐,将十二音铺满并叠加多层次的五声调式,如此在不协和的基调上还能不失五声性韵味第八,“五声性十二音序列”。以我国第一首正式公开发表的十二音作品《涉江采芙蓉》为例讲述了五声性十二音序列的设计以及在具体创作中的实践操作。

整场讲座气氛热烈,讲座内容后师生之间展开了讨论,张老师以自己的作品为例回答了在座师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同学们深感获益匪浅,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音乐视野,同时也学生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