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下午,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在艺术中心室内乐A厅成功举办了“丝路乐谈”系列讲座沙龙第十期,本期讲座以“新而不怪,美而不俗——我的创作美学观”为主题,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生导师、作曲家龚晓婷教授主讲。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作曲系领导班子及老师同学们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在讲座中,龚晓婷教授以自己的几部作品为例,围绕自己的美学观念来探讨音乐的创作。龚教授首先请各位老师同学欣赏了自己创作的一组钢琴套曲,并邀请同学为这组钢琴曲命名,同学们积极踊跃的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龚教授随即谈到音乐创作的本质,指出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个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音乐创作的社会意义在于表达时代精神和思想,这种表达的方式是作曲家对自身和他人内心的揭示,这个内心正是人们对社会精神和思想的体验。音乐创作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为音响形式,当听众听到的与作曲家想象的基本吻合时,才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龚教授提出,创作者要先做一个好的鉴赏家,大家可以多读与美学相关的书,了解美学知识、美学风格、提高音乐品味和审美意识。
这组精彩的钢琴套曲正是龚教授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作品《淡彩五帧》,它也入选了国家级藏书《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
随后,龚晓婷教授又为老师同学们带来了几首不同体裁的作品,分别为艺术歌曲《秋江》,交响音画《悬浮的什刹海》以及钢琴协奏曲《古都新梦》。在入选人民音乐出版社金唱片《新时代中国交响作品原创精萃》、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作品——《悬浮的什刹海》中,龚教授在传统的西方乐队编制中,加入了民族乐器京胡,生动展示刻画了北京什刹海的浓厚气息,细腻多彩的和声与配器色彩具有深刻的感染力。龚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创新与守旧,现代与传统可以相互转换,不能被一种思路所局限。
最后,龚晓婷教授以音乐创作中真善美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讲解。真即合规律性,善即合目的性,美是真与善的形象的艺术的体现。美不等于真与善,但是美和真与善是密切相关的,美的应该同时是真与善的;反之,真与善也不等于美,只有把真与善通过美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达到三者的统一。
龚教授还即席回答了现场听众提出的问题并热情寄语了同学们,大家深感获益匪浅,在意犹未尽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了本场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