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天津音乐学院主办,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科研与研究生处承办的2023全国和声(天津)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
据悉,本次研讨会针对全国和声理论教学、学术研究以及音乐创作的现状,旨在展示近年国内的和声学术成果,多所音乐学院及艺术院校的百余名专家和学者汇聚一堂。我校作曲系师生一行在系主任吴延教授的带领下集体参会,并有五位教师在会议做学术宣讲。
本次会议期间,天津音乐学院策划举办了多项活动。一是交响乐与室内乐观摩音乐会,特邀著名作曲家、我校专家韩兰魁教授参会,其近年来创作的交响乐作品《第五交响曲:河西走廊》之“永远的绿洲”在天津音乐学院北校区音乐厅成功上演。二是特设展台展示各大音乐学院的学术成果。本次会议展出了我校作曲系已出版的9部专著、16部创作乐谱以及12部教材,涉及作曲、作曲技术理论以及视唱练耳学科,作者涵盖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团队。我系在长期发展中,历来重视教育教学、音乐创作与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此次展示体现出我系学科建设的成果风采。
18日下午的交流研讨以五声性调式和声教学为专题,共有七位来自于国内各大音乐学院的教授展示了各自院校的教学状况。作曲理论教研室主任赵海花副教授的宣讲题目为《杨天锡和声教材<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四部和声>简介》,重点介绍了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杨天锡有关五声调式和声手法的专著。该书共有十二章,附有大量民歌实例及其和声配置实践,兼具很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为我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赵海花副教授主要从和弦构成、和弦标记、偏音的处理以及调式调性的变化等多方面展现了该书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操作。
19日——20日的会议日程中,作曲系任意教授、蒋兴忠副教授、雒鹏翔博士、霍凡超博士四位教师分别做学术宣讲。
任意教授的宣讲题目是《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选修课教学模式初探》,以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选修课的教学模式作为依据,任老师从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依据、操作程序、课堂管理、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探讨了课程的教学方法论。
蒋兴忠副教授的宣讲题目是《“普罗科菲耶夫属和弦”的滥觞及其逻辑演化》。在阐释“普罗科菲耶夫属和弦”的基本定义之后,蒋老师分别就此特性和弦的结构与陈述逻辑演化以及对调思维的渗透讲解了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与手法。
雒鹏翔博士的宣讲题目是《从内在的调式结构逻辑到外在的音乐表情与风格——赵季平<丝绸之路幻想组曲>之调式技术分析》。雒老师采用了赵宋光“五度相生调式体系”作为分析理论依据,解读了作品各乐章具有不同音乐形象特点的音乐主题,这是构成作品整体音乐表情与风格的关键所在。
霍凡超博士的宣讲题目是《20世纪早期和声民族化的理论反思与创作实践》,主要以20世纪30年代之前我国和声民族化为研究对象,涉及到我国早期音乐家诸如赵元任、萧友梅、贺绿汀等人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回望与总结。
会后,我院作曲系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互赠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