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学校“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作曲系三个教研室联合主办的“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公开课暨教学研讨系列活动,于11月5日16:30在五号教学楼415教室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为核心目标,最终指向高质量育人成效。作曲系主任冯季勇、作曲指挥教研室主任符译文、作曲技术理论教研室主任赵海花及视唱练耳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首场公开课由视唱练耳教研室青年教师朱莎主讲,课程主题为《增三和弦的听辨与应用》。
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孙晓曼主持本场活动,她在开场中明确:本次活动既是深化视唱练耳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也是促进教师间经验交流、推动整体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契机,为后续环节奠定了清晰的方向。
公开课环节,朱莎以“理论-实践-应用”为脉络,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探索增三和弦的音响魅力。首先,她从理论根基入手,系统剖析增三和弦的构成原理,着重突出其“不协和性”与“强烈扩张感”的核心音响特质;进入实践阶段后,课程分为“听辨”与“听写”两大模块——通过大量钢琴弹奏实例,训练学生对和弦色彩与张力的敏锐捕捉能力,再以听写练习巩固理论认知,强化内心听觉与记谱技能;课程收尾时,朱莎引入经典音乐作品片段,带领学生在真实音乐语境中辨析增三和弦的实际运用,将孤立的和弦知识与鲜活的音乐表达相连,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在“塑造情绪、营造奇幻色彩、推动音乐发展”中的独特价值,真正实现从“认知”到“应用”的跨越。

公开课结束后,现场随即开展热烈深入的教学研讨。作曲系主任冯季勇率先点评,既充分肯定课程“结构完整、内容扎实”的优点,也针对性提出建议:未来教学可进一步强化“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基础差异设计分层引导方案;随后,赵海花与符译文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围绕增三和弦的教学拓展与学习方法,分享了实用性思路;最后,孙晓曼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展开集体研讨,大家一致认可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交流心得,形成的诸多共识将为后续教学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研讨尾声,冯季勇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再次强调“教以潜心,研以致远”系列活动的意义,提出要以持续的教学实践与研讨交流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团队的教书育人能力,最终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注入更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