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学科建设

2025“乐和长安” 音乐周成功举办——王中余教授学术讲座《西方曲式理论的新近发展及对中国曲式学科发展的启示》

发布者:职秀芝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15

   2025 年 10 月 28 日上午9:00,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室内乐A厅成功举办了2025“乐和长安” 音乐周第一场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的特邀专家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理论(音乐分析)方向的博导师王中余教授。他以《西方曲式理论的新近发展及对中国曲式学科发展的启示》为主讲论题,通过系统梳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所产生的一些西方曲式理论新观念和新方法,进而阐述这些理论成果对于中国曲式学科发展所提供的启示和方向。


在讲座中,王中余教授首先为作曲系师生系统梳理了西方多元发展的曲式理论观念和方法。如爱德华・科恩“奏鸣原则”、查尔斯・罗森奏鸣曲式研究、莱昂纳德・拉特纳曲式理论、威廉・卡普林 “曲式功能理论”、詹姆斯・赫珀科斯基与沃伦・达西 “奏鸣理论”、珍妮特・施马尔费尔特 “渐进性曲式”等。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例,集中讨论了在西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写法中,作曲家对于奏鸣曲式原则个性化、创新化的运用,所引发的曲式理论解读视角和分析方法的观念性推动。


   王中余教授由西方曲式理论的多元发展,质疑与挑战既有理论构建本土话语体系多维方法与视角深度作品分析积累学术成果互认与借鉴“不一致” 为发展起点等方面,提出他对于中国曲式学科未来发展的愿景和构想。


讲座最后,王中余教授强调,西方曲式理论的新近发展为中国曲式学科提供了多元参照,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曲式理论体系,需在吸收前沿成果的同时,扎根本土音乐实践,让理论与创作、传统与现代形成良性互动。此次讲座为音乐学界带来一场理论盛宴,也为中国曲式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