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学科建设

作曲系成功举办王璐教授第二期学术讲座与工作坊

发布者:职秀芝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3

  2025年9月15日下午14:30,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顺利举办了王璐教授系列讲座的第二期活动。本期内容包括题为《灵感在记谱与即兴演奏之间》的专题讲座,以及《旋律和演唱技巧》实践工作坊。活动伊始,作曲系副主任雒鹏翔在开场致辞中提到,首期讲座作曲系师生们的反馈特别热烈,收获颇丰。表示,这一系列学术活动正在逐步成为激发作曲系学生创作灵感与深度思考的重要平台。

  在主题讲座《灵感在记谱与即兴演奏之间》(Inspiration Between Notation and Improvisation)中,王璐教授从爵士传奇 Louis Armstrong 的经典作品《All of Me》出发,展示了两种不同的记谱方式:Descriptive Notation(描述式记谱)和 Prescriptive Notation(规定式记谱)。通过对比同一位演奏家在同一首作品下因记谱方式不同而呈现出的差异,王教授生动地说明了:记谱不仅是音乐的记录工具,更直接影响演奏者的自由度、创造力与作品的整体表现力。

  随后,王璐教授介绍了美国先锋作曲家Pauline Oliveros。她以“深度聆听”(Deep Listening)理论闻名,强调通过身体感官和个人直觉(bodily perception and personal intuition)来进行创作与表演。Oliveros 的实践提醒了我们,音乐不仅来自纸面上的音符,更来自演奏者自身的呼吸、感受与即兴回应。讲座中还提及了多领域艺术家George Lewis。作为芝加哥AACM的重要成员,Lewis 将即兴演奏(improvisation)与互动电子(interactive electronics)结合,开拓了自由即兴与当代作曲之间的桥梁。他的作品强调音乐的社会性与实验性,展示了技术、算法与人类创造力的交汇点。

  在第二期工作坊《旋律和演唱技巧》,王教授特别介绍了Erin Gee 和 Kate Soper两位当代女性作曲家。Erin Gee 以其独特的“口腔体声乐语言”探索旋律与语音的交界,将非传统声响融入作品;Kate Soper 则以戏剧化的表演和文字处理著称,她的音乐在歌唱与言语、理性与感性之间游走,拓宽了当代声乐作品的表现边界。

  讲座的最后,王璐教授对学生们近期的作品提出了具体、深入且具有启发性的点评。他鼓励大家在创作中大胆尝试新的记谱方法和演奏策略,将improvisation(即兴)与notation(记谱)之间的张力化为个人独特的音乐语言。

  王璐教授的系列讲座旨在将课堂与舞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与国内外前沿作曲理念的深入对话,希望同学们在不断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与表达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