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学科建设

作曲系成功举办王璐教授学术讲座与工作坊

发布者:职秀芝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2

2025年9月8日下午,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一号楼401教室成功举办了两场学术活动:一场题为《灵感从与演奏家合作中来》的学术讲座,以及一场名为《跳减:快速转换和突变——以Andrew Norman作品为例》的作曲工作坊。本场讲座由青年作曲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艺术博士、布朗大学音乐系终身教授王璐主讲。王璐教授曾获美国古根海姆奖(2014)、作曲柏林奖(2019)及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瓦拉迪米尔与罗达·拉康奖(2020)等重要奖项,此次她结合自己的创作与合作经验,为作曲系师生带来了深入而生动的分享。

在讲座灵感从跟演奏家合作中来中,王璐教授以自己的多部代表作品为例,深入阐述了作曲灵感的来源及其在创作中的具体呈现。她提到,与长笛演奏家Claire Chase 合作的 Density 2036 项目中,她从长笛演奏的律动联想到Electronic Dance Music的节奏,并将电子音轨和视觉艺术融入作品,创造出全新的音乐体验。作品Urban Inventory则来源于对城市声景的捕捉,展现都市脉动;《Cloud Intimacy》的灵感源于关注社会现象,将“云端亲密”转化为声音意象;Onward, Wayward展现了作曲家与钢琴家的交流;而《Surge则在时长限制下探索传统创作的可能性。她指出,灵感并非虚无缥缈,而往往源于演奏家的个性、社会现实以及创作条件。

跳减:快速转换和突变——以Andrew Norman作品为例》作曲工作坊活动中,王璐教授介绍了当代美国作曲家Andrew Norman 的创作理念与代表作品。她重点分析了Try 及多部弦乐作品,展示其在结构与形式上的独到之处。她指出,Norman 的音乐具有透明的建筑逻辑,听众能够直观感受到作品的结构。例如Play “关卡”形式探讨控制与自由的关系,作品《SustainSpiral 则以螺旋式时间形态构建音乐意境。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当代作曲家的创新精神,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写作思路。

讲座最后,冯季勇主任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2025秋季”系列讲座旨在通过邀请国内外活跃在一线的作曲家和学者来校交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术互动,进一步推动作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音乐创作不仅仅是音符的书写,更是作曲家与演奏家、社会以及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并勉励同学们积极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勇于探索新的表达方式。此次讲座学术内容丰富,风格生动,现场掌声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