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ERS

师资队伍

郭强

发布者:作曲系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次数:163

郭强,博士,教授,西安音乐学院党委委员,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作曲、复调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博士,教育部公派德国国立汉堡音乐戏剧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Hamburg)访问学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复调学会理事,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陕西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一、主要创作:

  1.艺术歌曲《同心逐梦》(张立杰词、郭强作曲)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优秀作品奖;2.舞蹈《盼》(郭强作曲)荣获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旅游部第十二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最佳展示奖;3.《巫舞》(钢琴曲)(郭强作曲)2008年获日本音乐审议(JAPAN MUSIC COUNCIL) “亚洲国际音乐作品比赛”钢琴作品第二名;4.交响音画《诗画二则》(郭强作曲)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5.民族管弦乐《闹红火》(郭强作曲)获陕西省第二届民族器乐新作品政府奖6.无伴奏混声合唱《跑旱船》(郭强作曲)收录于中唱公司发行的CD《陕北民歌十二首》;7.电影《清风碑》(郭强作曲),荣获2012年度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8.歌曲《呼唤》(薛保勤词、郭强作曲)荣获2012年度陕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歌曲”奖;9.民族管弦乐序曲《塞上情歌》(郭强作曲)首演于宁夏人民大会堂;10.《拉着你的手》(薛保勤词、郭强作曲)荣获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联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歌大赛优秀作品奖 ;11.四乐章交响组曲《印象》(郭强作曲);12.舞蹈《吼春》(郭强作曲);13.《早发白帝城》(郭强作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诵·古辞新韵”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奖。  

二、论文科研:

  1.《饶余燕两首引子与赋格浅析》发表于2009年第4期《交响》(CSSCI);2.《在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应坚持“专业性”“实践性”“创造性”原则》发表于 2020年第9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3.《陕南民歌音乐现状与语料库建设研究》发表于2020年第1期《艺术百家》(CSSCI);4.弦乐四重奏《圆——读苏轼<水调歌头>有感》发表于2015年第2期《音乐创作》(核心期刊);5.《西安音乐学院复调课教学概况》发表于2011年第78期《陕西教育》(高教版)(核心期刊);6.《解析雷格尔莫扎特主题变奏与赋格之变奏曲》发表于2012年第3期《陕西教育》(高教版)(核心期刊);7.《浅析鲁契亚诺·贝里奥<Sequenza XIV>的艺术特征与创作启示发表于2015年第2期《陕西教育》(高教版)(核心期刊);8.《党旗下的誓言》音乐创作分析》发表于2019年第4期《交响》(核心期刊);9.《高等音乐院校复调教学诹议》发表于2020年第2期《交响》(核心期刊);10.《细致入微,精巧别致——试评拉威尔<丑角的晨曲>配器特点》发表于2010年第8期《音乐天地》;11.《承前启后,独树一帜——简析安东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配器特点》发表于2010年第11期《音乐天地》;12.《解析雷格尔<莫扎特主题变奏与赋格>之赋格曲》发表于2011年第6期《音乐天地》;13.《人文语境下谈赵季平先生音乐作品民族性》发表于2016年第7期《音乐天地》;14.《德国国立汉堡音乐戏剧大学作曲教学概况》发表于2016年第18期《当代音乐》;15.《谈常规管弦乐配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发表于2020年第6期《音乐天地》;16.《谈常规管弦乐配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二)发表于2020年第7期《音乐天地》;17.论文《马克思•雷格尔<莫扎特主题变奏曲>OP132)线性技法初探》荣获西安音乐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8.论文《音乐终止式研究——和声终止的技术衍化与风格导向》荣获上海音乐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9.主持及参与《人文语境下赵季平先生音乐作品民族性研究》《陕南民歌语料库建设研究》等各类科研项目16项;20.主持《艺术类高校艺术硕士(MFA)三维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荣获2021年度陕西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1.受邀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陕西省图书馆作《中国现当代作曲技术理论研究》《贝里奥Sequenza序进系列》《从莫扎特第40交响曲讲起》《调、调式、调性》等学术讲座。

三、教学管理:

在担任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负责人期间,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制度建设,严格师德师风,实现了研究生教育全程管理数字化以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信息化,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通过项目制增设研究生课程,实现了研究生跨年级、跨专业的按需选课,最大化运用学校学术资源。推行学位论文管理“六环节”制度,实施学位论文全员外送盲审制度,学校硕士学位论文连续九年在省级抽检中全部合格。通过与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共同创办“川陕鄂音乐学院‘优才计划’研究生专业技能展演”,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该活动已升级为“全国音乐学院研究生专业技能展演”,由全国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推动我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带领研究生部(学科办)团队荣获2021年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并荣获20212022年度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顺利完成学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组织工作,主持修订《西安音乐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牵头建立本科学业预警机制,创办“鸿儒讲坛”“博士研究生导师论坛暨学科建设高层次专家系列讲座”,组织国内外顶尖艺术学科专家开展高水平教科研活动,系统推进学校有组织科研、专业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从教以来,先后承担作曲系《作曲》、《配器》、《复调》等主课的教学工作,以及《管弦乐队演进》、《对位技法分析》等研究生课程,培养的学生中有数十人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创研的艺术硕士人才培养体系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上一篇:下一篇: